青少年学生“沉迷于手机”现象浅析
当下,互联网的高速发展让我们的现实生活愈发智能化,也越来越离不开手机。移动支付的便捷正在改变人们当前的消费方式,就连学校食堂都开通了微信支付通道。但是,就青少年学生而言,诸如年级群、班级群、部门群、社团群、课程群等等。不仅名目繁多,而且绝大部分都带有强制捆绑性质。为了不漏掉一些重要的通知或消息,总是经常性地拿出手机看上一眼,还会不自主地浏览一些无关紧要的网页,时间就在这种毫无意义的重复中浪费掉了。加之一些学生的自律意识较差,借故拖延时间,沉迷于网络游戏、小说甚至是网络陷阱,严重影响其身心健康。如此这般,着实令人“爱恨交加”,但我们不能“因噎废食”,而应该在科学引导,正确使用上下功夫,全社会形成合力,齐抓共管,努力让广大青少年学生成长为驾驭现代科技产物的时代宠儿,而不是被其奴役。
首先,在科学引导上多下功夫。青少年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虽然已经基本形成,但心智还不够成熟,仍然处于发展完善的阶段,自我控制能力较为欠缺。社会、学校、家长要主动作为,积极引导,科学施策,以“多层面、多方位、多视角”的形式,构筑“齐心协力,齐抓共管”的大格局,力求达到“同频共振”的大氛围。我们应当在尊重“当今社会,手机与人们的生产、生活、学习息息相关,密不可分”的客观事实的前提下,科学引导孩子们将注意力转移到积极向上的兴趣爱好和学习上来。
其次,注重解决问题的方式方法的灵活多样性。在大趋势面前,一些注重教育方式方法的老师或者家长,会通过正确的方法进行友善提醒,或者是督促检查。相反,个别方法简单、作风粗暴的老师或家长,总是以“过来人”的姿态指责青少年一代“我们以前没有手机不也照样生活吗?”着实是不明智的。遇事往往会大吼大叫、体罚,甚至棍棒相向。这一现象在由爷爷奶奶、外公外婆或其他亲戚照顾的农村留守儿童群体中尤为严重。青少年正处于叛逆期。久而久之,势必适得其反,导致矛盾激化,严重影响学生的人格成长和身心健康。每年由此而引发的悲剧不胜枚举。所以,平时要加强学校与家长的沟通与交流,及时发现沉迷于手机的不良苗头。同时,注重解决的方式方法,常态化邀请校外辅导员、法制校长举办法制讲座,多管齐下,堵疏结合,力求将不良苗头遏制在萌芽状态。遇到问题要冷静,善于换位思考,尊重学生人格,坦诚交心,平等对话,钝化矛盾,解决问题。
再次,从加强源头把控入手,积极完善制度管理。一方面,要学习借鉴一些科学合理的管理模式,如使用自动屏蔽不健康网页功能的手机,或者使用有电话和信息功能的传统手机等。另一方面要针对一些手机群聊没有时间观念,经常在学校上课或者深夜休息等时间段发送通知或消息的实际情况,从源头把控入手,积极完善制度管理,强化时间意识。在建立群聊之初即要根据受众的作息规律进行“约法三章”,科学安排,统筹兼顾,明确规定群聊里通知、消息的发布时间、时限,以及交流的内容。杜绝在班级群、年级群发布广告、活动拉票等不当行为,最大限度压降对青少年学生作息时间及注意力的负面影响。
最后,要自觉养成良好的生活行为习惯。丰富多元的网络世界对青少年确实有着极大的吸引力。要让青少年学生走向操场,亲近自然,首先就要帮助他们学会放下手机,也要让他们能够放下手机。所以要帮助他们注重个人自律意识修为,督促他们学会合理安排自己的作息时间,培养传统阅读的兴趣习惯,提升个人幸福感和情商,自觉抵制“机不离手”的不良现象。前不久,被各大媒体纷纷转载的《提升幸福感的11个好习惯》一文。其中,第一个好习惯就是“不带手机上床”。躺在床上玩手机,不仅影响正常的作息时间,而且伤害视力和颈椎。这充分说明科学、合理、正确使用手机的重要性。
归根结底,为了有效改善青少年的体质健康,其实国家已经做出了很多有目共睹的努力。诸如“减负”工作一直在推进,体育锻炼已初见成效,对中小学生的素质教育更是成为各方持续关注的焦点等。然而,这一系列的举措都不可能一蹴而就、立竿见影。它需要在长期实践中不断探索与完善,以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逐步将之推向纵深,最终步入良性发展的轨道。而“沉迷于手机”的不良现象也没有想象的那么简单,更不是简单的是非判断题。我们被裹挟在瞬息万变的信息化时代浪潮中,与其互相指责搞对抗,不如群策群力想办法,共同研究、制定、落实切实可行的措施。如何积极、稳妥地解决这个命题,任重而道远。
文章来源:《思想教育研究》 网址: http://www.sxjyyj.cn/qikandaodu/2021/0107/52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