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锻造教育家型校长:让教育思想的萌芽能够
办学思想是校长教育生涯一项最重要的工作。学生的成长需要学校的远见和老师的力量。教育方向对于孩子成长实现梦想影响是决定性的。激发学生动力和不断探索,这是学校和教育工作者特别重要的努力方向。超越分数层面,让学生得到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把教育当作农业,用精耕细作去迎接收获,唤醒学生的生命成长。促进学生学会做人、学会学习、学会发展,“爱让成长看得见、爱让优秀看得见”。校情的不同和生源的差异让教育需要适切,打通学生的成才通道,让每位学生享受适合自己的教育,让学生学有所成,才是一所学校一位校长需要思考和关注的问题。学校需要建立自己的品牌。
中学名校长培养人选学习共同体活动,校长们走进惠安惠南中学共研教学。
校长是教育和学校发展的导引人,有什么样的校长就有什么样的学校。新时代,福建省各中小学校长如何在尊重教育规律的前提下回归教育本质,充分利用现代化手段,完成学校“内涵发展、质量提升”?一个月以来,福建教育学院主办的“福建省‘十三五’中小学名校长培养人选办学思想报告会”,全省数百位名校长和来自全国的专家学者,围绕“回归·超越”主题,聚首分享办学思想,畅谈教育理解,展望未来教育发展,探讨如何充分发挥福建省“十三五”中小学名校长培养人选的辐射引领示范作用,回归教育本质,因材施教实现教学超越。
“四场思想报告会,是3年培养收官阶段检验成效的集中展示。更重要的是,校长们在交流与碰撞之间,分享办学成果,示范辐射,引领更多校长主动探寻教育的本质。”福建教育学院党委书记郭春芳说,校长们的成长不仅在办学成绩上,更是精神上的成长,对教育和办学治校的理解更加深刻、思想更加成熟、方向更加明确。
教育 为留住孩子最宝贵的兴趣和宝贵的好奇心
“学生就像是河中的流水,是不断变化的。若强行去做判断、因材施教,则会陷入刻舟求剑的困境……”对于长久以来大众所熟知的“因材施教”观点,北京大学教育学院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卢晓东带来了不同的反向思考。他以《超越因材施教——教学原则与教学组织模式探讨》的主题分享,带来新的教学原则,即“悬搁判断”——更多关注孩子的思维能力、学习方法,尽量留住孩子最宝贵的兴趣和同样宝贵的好奇心。
“人一生的发展难以预知,这是教学和教育的起点;激发学生的动力和不断的探索,这是学校和教育工作者特别重要的努力方向。”卢晓东说。
面对校情差别,来自省内各个中学的校长,也对教育的本质和怎么做教育,给出了自己的答案。
“对于我们教育工作者而言,首先要做完整的教育,超越分数层面,让学生得到德智体美劳全面的发展;其次要如叶圣陶先生说的那样,把教育当作农业,用精耕细作去迎接收获。这样才能达到最终的目的,唤醒学生的生命成长。”来自山区的周宁一中校长张徐生说,教育的本然,是生命教育。最好的教育,就是校长、教师和家长身上流出来的平和宁静。
20世纪80年代科班出身的张徐生,从福建师范大学毕业后便一头扎进茫茫大山里,努力成为每一个学生的摆渡者。从教33年来,他深刻感受到,读书改变命运对山区孩子的重要性,而教育方向对于孩子成长实现梦想的影响更是决定性的。
课程是生命成长的跑道,为促进学生的个性化、多元化、适性化的发展,周宁一中基于校情和学生未来发展需要开发开设了系列校本课程,包括兴趣体验、学科拓展、综合实践、主题教育和特色课程五个板块。每天20分钟的“习字时光、每日一练”是学校特色课程,以书法书写人生,注重学科融合,以书法特色开展教育活动,养成好态度、好习惯、好素养,为学生的未来发展奠定坚实的人文基础。
福州三中校长陈炜则带来了“培养一个完整的人”的相关思考。“培养一个完整的人就是要促进每一个学生的充分发展,人人都有好的发展,人人都有不同发展。”陈炜说,一个完整的人具体体现为“眼中有光、脸上有笑、心中有爱、肚中有货、腿上有力、脚有方向”,眼中有光即有理想信念、脸上有笑即有健康身心、心中有爱即有责任担当、肚中有货即丰富学养、腿上有力即坚定笃行、脚有方向即爱党爱国。
这位从教30年的老教育人,从一名普通教师成长为知名高中的校长,在他担任福州八中校长期间提出“为学生插上一对体育艺术的翅膀、培育一颗社会公德之心、开发一门与潜能匹配的课程”的学生成才成人之路,促进学生学会做人、学会学习、学会发展,“爱让成长看得见、爱让优秀看得见”。
文章来源:《思想教育研究》 网址: http://www.sxjyyj.cn/zonghexinwen/2020/1106/45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