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文化中的“德仁”思想,对儒家文化的产生有
【作 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 要】:中华民族有五千年的文明史,从三皇五帝到夏商周,在文化上是一个逐渐积累的过程,到了周代,是一次文化的重新梳理和再创造,周文化是夏商文化的延续和发展、更新,在周朝时期
中华民族有五千年的文明史,从三皇五帝到夏商周,在文化上是一个逐渐积累的过程,到了周代,是一次文化的重新梳理和再创造,周文化是夏商文化的延续和发展、更新,在周朝时期,文化上有了质的飞跃,奠定了中华文化的基础,为有源头活水来,这源头这活水,就是周文化。众所周知,孔子特别推崇周文化和周公,可以说,没有周文化,孔子很难形成自己的思想体系,所以儒家文化的源头也在周文化之中。
周文化的核心是什么?
第一,以德治国,明德慎罚。
周当初只是一个很小的邦国,何以能够慢慢变大呢?就是源于特别注重人的能动作用,注重人的感受,注重民情民意。举个例子,比如周文王用洛西之地,换取纣王废除酷刑,这便是最明显的为民请命。
周的社会治安、民众之间的关系、农耕生产等各方面不仅仅胜过残酷的纣王的统治,也比周边小国都要好,很多小国的民众,有了纠纷都愿意找周文王来给他们定夺对错,有一次其他诸侯国有两个人因为彼此之间的矛盾,来到周欲辨明谁对谁错,结果进入周的国界,看到的情景是人与人之间谦让有礼、互帮互助,丝毫没有争斗嫌隙的情况发生,二人深感惭愧,同时也无形中受了教育,知道该怎么对待彼此了。
第二,突出孝与德,从伦理观入手,构建社会稳定的基石
中国的孝文化,其作用不得了。为什么要突出孝?孝是最容易被人们接受的一种伦理秩序,由此可以派生出尊、忠、信、义、仁等等,所以要说中国文化的秘密在哪里?孝至少是其中最核心的元素之一。
孝既是人伦亲情的需要,家庭和谐的润滑剂,也是建立整个社会秩序,施行德政的基础。古代的帝王,看似不受约束,但这种意识形态方面的“软约束”,或者叫做“软力量”,则是包括帝王在内的每一个人都接受很遵守的,怎么理解?比如一个大臣因为家中之事,要回家尽孝,帝王大概就没有不批准他休假的道理。其实我觉得这种意识形态方面能够发挥的作用,在中国传统文化看来,可能比制度本身要更管用,所以中国文化在长期的摸索和积累之中,敏锐地发现了这一点,然后整个文化都朝这个方向倾斜。也就是说,要使得整个社会稳定有序,人与人之间和睦相处,制度当然重要,但与制度同样重要甚至更重要的是人的理念、人人心中的共同认可的价值观,伦理观。你可以说其他文化中,也有自己的价值观和伦理观,但是中国文化从孝字入手,的确是特别值得思考和研究。
第三,周文化中的“和”的理念
孔子说“礼之用,和为贵”,其实礼的作用,是为了一种社会秩序的建立和巩固,和为贵,既可以说是秩序建立了,社会就和谐了,稳定了,也可以说,古代的礼,还强调一种等级观念,那么和为贵,也可以理解成为在不同的等级之间,以“和”为一种中间的纽带和桥梁,把身份不同的人连接起来,这样就不会产生因为身份的差异而有可能导致的矛盾了。
周文王施行的“德治仁政”,本身必然就包含着“和”的理念。“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人与人之间的差异性是客观存在的,但可以通过“和”来调和,来达到一种融通的境界,而忽视差异性,实际上也不可能达到真正的和。
我们知道儒家文化的核心是“
忠孝仁勇,礼义廉耻
”,很明显这些理念基本都可以从周文化中找到其源头。孔子常以梦见周公来表达他对这位心中偶像的崇拜,而周公本身就是周文化的代表人物。当然周文化除了上面谈及的之外,还有它的典章制度和礼乐制度。其实孔子所处的时代,本身就是东周时期,在春秋战国这个改变、融合、发展、文化繁荣的时代,儒家文化在周文化的哺育下,生根发芽了。
文章来源:《思想教育研究》 网址: http://www.sxjyyj.cn/zonghexinwen/2021/0210/549.html
上一篇:通过王守仁心学思想,解决柏拉图哲学中一个难
下一篇:朱子文化|漫谈朱子思想渊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