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大学:用新思想铸魂 持续深化“三位一体”
来源:人民网-福建频道 原创稿
厦门大学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高度重视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工作,在提升思政课思想性、理论性、亲和力和针对性,育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等方面狠下功夫,成效显著。
凝心聚力,持续深化“三位一体”思政课教学改革
厦门大学实施“专题教学 网络教学 实践教学”三位一体的教学体系和教学模式,以科研为支撑的问题导向式专题教学、“校内外专家进思政课堂”,以现代技术为平台的网络教学,与服务党和国家战略需要紧密结合的课题调研式实践教学等系列改革举措,获得广泛好评。
全面推行以问题为导向的专题教学新模式。完善高校思政课课程群建设,加强“四史”、国家安全、劳动教育。结合学生们“想听”的问题,形成既有针对性又系统化的“专”“深”“新”教学专题。持续开展“校内外专家进思政课堂”活动。思政课教师带领学生进行实地调研,将课堂讨论延伸至课外,打通课堂内外,打通理论与实践,达到真学、真懂、真信、真用的效果。
突出课程特色,开展“四史”专题教育。将“四史”融入思政课课堂专题教学,并邀请校外专家做“四史”教育主题讲座,依托厦大地域历史文化资源,开设《“四史”专题研究》课程。强化劳动教育,开设《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劳动教育》课程。课程融合厦门大学全校多学院优秀师资力量,并邀请全国劳模结合自身经历讲授劳动精神、工匠精神。将理论教学与劳动实践相结合,推出“青春出彩 劳动筑梦”劳动实践周主题活动。
思政课全部课程皆已实现课程上网。教师网络平台平均浏览数4万余次。提供丰富的教学案例和阅读材料,帮助学生深化知识,拓展视野。一网“答”尽,帮助学生科学掌握教材内容。疫情期间,打造 “网‘疫'思政在行动”教学系列活动,提高思政课教学实效性。网络教学内容与时政热点、国家大事紧密相连,聚焦学生的关注点,引发学生强烈共鸣。
多措并举,促进思政课提质增效
厦门大学积极推动思政课集体备课常态化制度,创新性地开展集体备课活动,解决思政课教学工作中遇到的疑难问题,分享教学成果和经验。与南开大学、四川大学、兰州大学开展四校联动集体备课;同时,厦门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各教研部集中围绕提升思政课教学水平分别进行集体备课,并邀请国内知名学者通过线下或线上辅导方式为全院思政课教师集体备课提供指导。
落实校领导上思政课制度,坚持校党委书记和校长、校领导班子讲思政课。加强党对思政课建设的领导,严格落实党委思政课建设主体责任,推动建立党委书记、校长带头抓思政课机制,积极拓展思政课建设格局。
实施“课程思政”建设项目,开展“课程思政”示范课程建设,设立学院教改教法研究项目,以研究促教学,激发教师开展教学教法研究的积极性,切实提升思政课教学研究,不断增强思政课的思想性、理论性、亲和力和针对性。
引培结合,加快壮大思政课教师队伍
以强化教师的理想信念为先导,以提升队伍实力为目标,厦门大学严格按照要求配齐建强教师队伍,着力加强学科带头人队伍建设,加大中青年教师培养力度,全面提高专职教师整体素质,切实落实团队组织模式,建设一支政治强、情怀深、思维新、视野广、自律严、人格正的思政课教师队伍。学校坚持把师德师风作为评价教师队伍素质的第一标准,严格任职资格和退出机制,制定《厦门大学新时代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建设实施办法》。
引培结合,配齐建强教师队伍。厦门大学已为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足额配备教师编制100名,并在高级职称比例方面给予重点支持;创新人才引进方式,面向辅导员选聘专职思政课教师,面向校内合聘思政课教师,不断壮大思政课教学研究力量;引进和培养了一批学科带头人及优秀中青年教学科研骨干,队伍实力显著增强。
重视和加强中青年教师培养,提高综合素质。通过培训、骨干研修、国(境)外访学、项目资助、学术交流、实践考察等多种途径,加大中青年教师培养力度和师资博士后的培养和经费支持力度,提升教师队伍整体实力。积极推进落实“学科/课程带头人+教学科研团队”的组织模式,初步组建了若干具有较强竞争力或发展潜力的教学科研团队。
在不断建设思政课教师队伍,不断提升思政课实效性的过程中,厦门大学充分发挥思政课落实立德树人关键课程的主渠道作用,引导学生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下狠力育好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厦门大学)
文章来源:《思想教育研究》 网址: http://www.sxjyyj.cn/zonghexinwen/2021/0421/633.html
上一篇:党史学习教育见人见事见思想
下一篇:长沙县长龙街道:产业工人悟思想 劳模精神聚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