悟空成长带给教育的启示——《西游记》中的教
卢晓宁
正高级教师
□金华市教育教学研究中心
【摘要】无视规矩、横冲直撞的悟空类似于叛逆时期的青少年,梳理《西游记》中的教育措施,得到对顽劣少年的教法启示:及时树立正确目标,设计适当惩戒措施,搭建多方鼓励平台,精心制造表现机会。
悟空,原本是一只与虎狼为伍、以鱼虫为伴的猴子,学得本领后大闹天宫,后来却成为取经团队的主心骨,护得唐僧取经成功,还被封为斗战胜佛。众所周知,一些处于叛逆期的青少年与悟空的原本状态有许多相似之处,故梳理《西游记》中的教育之法亦是一件有趣有用之事。
一 《西游记》中的教育措施
1、偶用惩戒。悟空所受的惩戒主要有五指山和紧箍咒:五指山让他做不得“恶”,紧箍咒让他不敢放肆。若没有如此惩戒手段,悟空能走正途吗?他原本玩劣,倚仗高强的本领,行事做派全靠个人喜恶,毫无规矩意识,还与七十二洞妖王为伍。若他未受惩戒,那么很有可能同六耳猕猴一样,成为唐僧取经路上的拦路虎。研究表明,教育惩戒有助于纠正孩子成长过程中的不当行为,使他们明晰善恶,学会自我控制。比如,悟空在观音寺本想打死纵火的和尚,因想到师父的告诫与紧箍咒的威力,方才打消了杀生之念。
2、常用鼓励。取经路上,悟空常得到有意无意的鼓励。有取经团队等友方的鼓励,如唐僧每每在脱险后对悟空说:“贤徒,亏了你也!亏了你也!”观音也曾对唐僧说,你必得悟空保护,才得到灵山。沙僧也常说没有悟空,他与八戒降不了妖魔。此外,还有沿途妖怪的“鼓励”,如狮驼洞的三怪只提防悟空,而不把其他人放在眼里。友方的鼓励信任而温暖,增加了悟空的使命感与责任感;敌方的鼓励刺激而有力,激发了悟空的斗志与英雄气概。以至于他以降魔除妖为己任、为乐事,这也造就了他乐观、积极的性格。
3、适时示弱。唐僧紧箍咒在手,有着至高权力,但他威压少、示弱多。如被黄眉怪所捉时说:“徒弟!快救我一救!向后事,但凭你处,再不强了!”遭遇危险时示弱,不断强化悟空的护主意识。生活中示弱,如唐僧从不掩“何日相同返故园”的思乡焦虑,使悟空担起开解之责。“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正是唐僧的示弱,让悟空有了行动上的主动与自觉,思想上的成长与成熟。
4、任务驱动。任务驱动贯穿在整个取经途中。西天取经是总任务,这个总任务可谓历久弥坚,若只布置了此事,估计早就像八戒说的那样,分了行李,散伙了事。可喜的是,如来将其分解为九九八十一难,每克服一难,就离取经目标近一步。也正是在完成一个个小任务中,悟空学会了惩恶扬善,学会了为人处事,学会了关心百姓。因此,成功培养人,需要在任务的实施过程中,做中学、挫中学、成中学。可见,《西游记》是一个降妖除魔的故事,也一个成才成人的故事,更是一个充满教育哲理的故事。
二 《西游记》的教法启示
1、及时树立正确目标。没有远大的目标,生活就会盲目,光阴就会虚度。原本空虚无聊、以取闹度日的悟空,直到观音给他布置任务才安下心来,奔着取经的目标,一路向西,直至功成。可见,树立正确的目标,方能让受教育者把精力投入正途。当然,确立目标后也不能放任不管,而是要给予必要的支持与帮助。一要将总目标划分成阶段性的任务,引导受教育者一步步地靠近目标。二是在遭遇重大困难时,如观音一样,予以必要的指点与帮助,让其在克服困难的过程中看到成功的希望。
2、设计适当惩戒措施。教育惩戒,指在不损害受教育者身心健康的前提下,采取一定的惩戒措施,使其感到痛苦或羞耻,进行反思、内省,从而达到矫正的一种教育手段。其实质是让受教育者树立规矩意识,自觉抑制不当言行。正如唐僧用紧箍咒约束悟空一样,对那些无视校纪法规、有暴力行径的孩子,教育者应当用必要的惩戒措施加以约束,迫使其改正陋习。只有这样,才能让他们树立对纪律与法律的敬畏感,成长为一个文明、合格的公民。
3、搭建多方鼓励平台。好孩子是夸出来的,说明教育应以鼓励为主。《西游记》全文中,念惩戒悟空的紧箍咒只有四次,但悟空得到的鼓励却不可胜数,有直接的也有间接的,有友方的也有敌方的,共同给悟空以激励。同理,教育者要搭建师长、同学、社会人士等多方鼓励的平台,让孩子得到来自不同对象的肯定与赏识。比如,班主任让打架的孩子指出对方的优点;班级开放日,让家长观看孩子的优秀作品;组织学生志愿者活动,让社区人员给予点评等。这些平台的搭建,既可以引导孩子积极作为,又可以让他们获得成就感,从而保持学习的信心与兴趣,也习得为人处事的道理。
文章来源:《思想教育研究》 网址: http://www.sxjyyj.cn/zonghexinwen/2021/0425/65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