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国复辟时期,思想文化领域出现“三大景观”
引言
复辟时期的政治统治显然是极为黑暗的,其经济发展也乏善可陈,不过,让人觉得多少有些突兀的是,此期的思想文化领域却精彩纷呈,其中有三道明亮的风景线最为引人瞩目。它们是空想社会主义的思想、浪漫主义文学和用阶级斗争观点观照、阐述历史的史学家群体。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确立后,它在显现出一些长处的同时也日益暴露出严重的弊端。由此,一种批判资本主义、设计改造社会蓝图的思想——空想社会主义应运而生。在西方历史上最伟大的3名空想社会主义者中,法国占有两位。他们分别是圣西门和傅立叶。
圣西门和傅立叶的思想成果不仅在法国社会主义发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而且对马克思主义的诞生贡献良多。圣西门于1760年出生在巴黎的一个贵族之家,自称是“查理曼的后代”。他在青少年时就受到启蒙思想家的熏陶,并参加过北美独立战争。法国大革命爆发后,他主动放弃了伯爵的头衔,称自己为公民,并因从事国有财产的投机活动成为大富翁。1794年,他在雅各宾专政走向极端恐怖时被捕入狱。在身陷囹圄数月之后,他在重新获得自由时已一贫如洗。
个人生活大起大落的遭际与大革命日益暴露的社会矛盾,使他萌发了深入研究社会问题的念头。为此,他白天不得不为了谋生到当铺作抄写员,或给印刷厂当校对,到书店当小伙计,晚上则发奋读书、写作。在他生活最困难时,他甚至不得不靠从前的仆人资助生活。即便如此,他也从未放弃过自己的信念。1802年,圣西门发表了处女作《一个日内瓦居民致其同胞的信》。不过,他的创作高峰是在复辟时期。
其间,他先后写出了一系列力作:《组织者》(1819)、《论实业制度》(1821)、《工业家问答》(1823)和《新基督教》(1825)。圣西门在这些著作中既对资本主义制度进行了尖锐的批判,又对未来的理想社会作了憧憬与描绘。在他的笔下,人类历史可分为“开化时期”、“古希腊、罗马的奴隶社会”、“中世纪神学和封建制度”、“新封建制度”和“实业制度”。他认为,旧的社会制度必然被新的社会制度所取代。
因此,法国大革命后产生的新的奴役制度——“新封建制度”也必将被他心目中最理想的社会制度——“实业制度”取而代之。在这一理想的社会制度中,社会唯一的长远的目的是尽善尽美地运用科学、艺术和手工业的知识来满足人们的需要,特别是满足人数最多的最贫穷阶级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需要。“各尽所能,各尽其劳”,是新社会的原则。圣西门并不主张消灭私有制和阶级差别,但他认为,个人的社会地位与收入应同他的才华和投资成正比。
圣西门还认为,社会的领导权应交给专家学者,未来的政府应以三院为基础,即科学院(由工程师、作家、艺术家组成)、审核院(由数学家、物理学家组成)和执行院(由工业、农业和商业企业领导人组成)。由此可见,从20世纪30年代起在法国大行其道的专家治国论似可溯源于圣西门的思想。傅立叶可谓是堪与圣西门比肩的又一位伟大的空想社会主义者。他于1772年出生于法国东部贝藏松市的一个富商家庭。由于父亲早逝,傅立叶很早就子承父业。
在大革命期间,已定居里昂的傅立叶因商品被征用和家中被抄而破产。破产后的他仍在商业界供职。不过,其身份已从老板变为普通雇员。多年的从商经历,使他熟谙资本主义社会竞争、投机、欺诈的黑暗内幕。1803年,傅立叶发表了第一篇论文《全世界和谐》。5年后,他匿名出版了自己的首部力作《四种运动论》,在书中系统地阐述了自己的宇宙观、历史观。
与圣西门一样,复辟时期亦是傅立叶创作的巅峰期。其间,他创作并出版了自己的两部扛鼎之作。其一是《论家务和农业协作社》(1822年,此书在1834年再版时易名为《宇宙统一论》);其二是《新的工业世界和社会事业》(1829年,简称《新世界》)。傅立叶的思想在这两部著作中达到了最高峰,而他的声望也因这两部著作的问世与日俱增。如果说,圣西门思想中最精彩的地方表现在其对未来理想社会的憧憬与描绘,那么,傅立叶思想中最让人称道之处则是其对资本主义制度的深刻揭露和批判。
在他笔下,资本主义社会的“最主要的特点之一”,就是在一种“恶性循环中”运动,即在不断产生而又无法克服的矛盾中运动。他认为,由于资本主义制度是建立在“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矛盾对立的基础之上的”,因此它是与“自然秩序”相对立的制度。资本主义的“文明制度过去是、将来也只能是一切罪恶的渊薮”,是“幸运的对立物,是颠倒世界,是社会地狱”。与圣西门一样,傅立叶也构想了他的“理想社会——和谐制度”。
文章来源:《思想教育研究》 网址: http://www.sxjyyj.cn/zonghexinwen/2022/0201/1218.html